書寫香港
「有一種無以名之的渴望驅使我遠離煩悶的日常生活,轉往一個奇異的世界」
~~~ Alexander von Humboldt,1801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以城市作為對人類狀況觀察和建議的場景,寫下了《看不見的城市》。Michel de Certeau則認為在游走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成為放牧人,從一個系統遷移至另一個之上,不斷地翻譯、轉換和改變零碎的記憶以成為個人經驗。閱讀一個城市,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形容和體驗。城市可以用文學、歷史與政治來建構與解構,也可以與記憶、符號、名字、功能相連接,更可以是一個人與人相遇的聚點,人與人互動激盪出生命力的地方。
香港素有「東方之珠」的美稱,是一個多元的異質城市、萬象之都,亦是世界知名的全球城市。在其多元風貌的外在形式下,有其產生的理由,發展的秩序和存在的意義。本文試圖從認知中的香港特色,書寫建構我心目中的香港。
一、從空中看香港
香港位於珠江口東側,南臨南海,北與廣東省深圳市相接,距澳門六十公里。全境面積1095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離島四大部分,全境山嶺丘陵眾多,平地較少,海岸線全長870公里,屬典型的谷灣式海岸,具有多灣澳、港闊水深的特色,使香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加上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遂成為亞洲與世界的重要海上交通樞紐。
從空中看曲折多灣澳的谷灣式海岸
綿長而曲折的海岸線除了造就香港成為世界重要的貨櫃港外,亦帶給香港優美的環境和景色。在沿岸許多地帶發展成高級的住宅區和度假區。然地狹人稠的窘迫壓力,香港政府展開移山填海,切陡坡,填淺海的造陸行動,近期最有名的工程就屬赤鱲角機場。
填海固然能增加實質土地面積,但是也縮短了海岸線,更改變了海岸的自然環境,如何能在環保和經濟上取得平衡,擬定多元化的海岸發展計畫,是政府與居民皆應深思的課題。
海岸地帶的填海造陸工程
二、殖民與後殖民的香港
在歷史、建築、社會、經濟、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南京條約改變了香港的命運。歷經英國統治、日軍佔領、二次戰後英國繼續管理,到1997年回歸中國,香港歷史的辛酸血淚與興盛繁榮在過去150年展露無遺。
2005年蘭桂坊的聖誕氣氛 香港在歷史上扮演著在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的中介角色,一度是貨物進出中國的唯一窗口,加上英國殖民政府的銳意經營,逐漸成為亞洲重要的轉口貿易中心。大批避居香港的中國移民,提供充足的資金和勞力,成為香港工商業發達的基礎。然由於香港地狹人稠,日漸昂貴的地價、工資及社會成本,使得香港企業的競爭力逐漸降低。1978年後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香港企業利用珠江三角洲(Pearl River Delta,PRD)經濟區廉價的土地和勞力,發展出製造業遷移至內地的前店後廠(front shop, back factory)模式。但當中國愈來愈開放時,世界資金和技術紛紛前進大陸,香港必須有所改變,才能與中國其他城市(如上海、深圳)競爭。對於一個沒有製造業部門的香港,在過去十年,致力於服務業,例如針對珠江三角洲提供物流、倉儲、銀行、金融、保險、法律服務。因此,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間的關係反映出公司和工人的跨國式的新勞力分工模式(Lo,2005)。 1974年香港政府成立廉政公署(ICAC)進行不法之獨立調查,並建立律政司的獨立訴訟與審判。這種不懼權勢、打擊貪污與不法的精神,在香港市民社會中塑立了強大的公信力,奠定香港經濟持續發展與社會穩定的主要基石。2004年世界透明國際組織的廉潔排名調查,在158個國家中,香港排名15(臺灣排名32)(李雪莉,2005)。換言之,在資本主義發展極致的香港,因為具有法治精神,且建立清楚遊戲規則,在兩岸三地的城市競爭下,仍能保持其崢嶸之位。 三、亞洲美食之都 粵菜、魯菜、川菜、蘇菜有中國四大名菜的美譽。食物可代表文化,是當地生活方式的體現。廣東人的精湛廚藝在香港展露無遺,再加上國際飲食融合,從道地小吃、地方大菜到精緻美食一應俱全,香港遂有美食天堂美譽。例如茶餐廳,從早上7點以前就開始營業,一直到午夜時分才休息,販售的餐點便宜多樣,如土司、蛋捲、雲吞麵、乾炒牛河、魚蛋河粉、檸檬咖啡、鴛鴦奶茶......等等,可說是香港普羅大眾的經濟方便食堂。
此外,尚有港式經典粵菜館其飲茶、點心、粥品、燒臘、甜品......等等,價格較茶餐廳昂貴,但卻是吸引大批觀光跨海前來的原因之一。再者,因香港多面臨海,海產種類繁多,早期有蛋戶發展出的避風塘餐點,亦有鮑魚魚翅著稱的海鮮酒家。另因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受英國傳統風影響,典型的三層銀盤精緻茶點的下午茶,亦是今日香港悠閒生活的一部分。
鏞記酒家的飛天燒鵝 四、多元化的內部交通系統 城市作為一個機能系統,內部交通即為內部資源的流通,目的使城市能保持其活力,發揮其功能。香港交通網絡發展完善,往來各地便捷無間,其中不少交通工具更是觀光的興味。當地的交通工具包括鐵路、巴士、的士(計程車)、電車(暱稱噹噹車)、山頂纜車、機場快線、自動扶梯、地下鐵路(簡稱地鐵)、渡輪(如天星小輪)、公共小型巴士(簡稱小巴)......等等。其中最具特色者為1904年開始投入服務的電車,緩慢地行駛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
香港街頭的電車與小巴
水岸區的利用--天星碼頭 五、都市計畫下的新市鎮 香港的新市鎮建設,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有關荃灣的發展研究報告。但正式用新市鎮名稱,並全面在新界推動新市鎮發展大約在1973年。現今香港發展了九個新市鎮,以應付人口的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目前九個新市鎮人口約310萬,計劃人口則約為410萬。舊市區的中央行政、金融與中心商業活動,因便捷的運輸系統更趨向中心化;而新市鎮就成為住宅和新工業發展的場所。 六、文化的淺碟 香港因其殖民歷程的特殊性,宛若失根的蘭花,近來香港空間主題化是該地城市發展象徵化的一個趨勢,過去各種零星的主題化空間,以及大嶼山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可以看到本地都市空間文化的深刻轉變。然而撈一筆的經濟思維是否能內化成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空洞化是否會造成政治的冷漠?2005年WTO部長級會議期間韓國社運人士的抗議活動是否能激起一份對本土的認同?龍應台曾說過「沒有文化厚度治港,路絕對是走不長的,無法轉化為家園(龍應台,2005)」或許是個發人深思的註解。
尖沙嘴抗議WTO的韓國社運人士
2005年12月WTO部長級會議期間灣仔抗議現場的鎮暴警察 七、從泛珠三角看香港的發展契機 泛珠三角的雛形始於1985年,當時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同意,設立廣東珠三角經濟開發區,1986級1987年兩次擴大經濟開放區範圍,1994年確立今日的珠三角經區。2004年7月訂定「9+2」的具體運作機制,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海南九省,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兩特區。 香港參與泛珠三角扮演的角色重點有三:其一、充分發揮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二、充分發展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運輸系統和航運的基礎建設;其三、逐步推動香港在中國內地服務業的發展。從1993至2002年香港從泛珠三角九省區進口總金額比例來看,成長近一倍,經香港出口產品佔泛珠三角總出口的31.5%。同年,全國經香港出口的總額中,78.3%來自泛珠三角九省區,故香港對九省區的窗口作用,不言而喻。香港政府亦為此規劃未來,包括協調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公平開放環境、拓展港商生產基地、增強物流運籌合作和多元化發展旅遊等五個發展方向(楊汝萬等,2005)。
香港金融的心臟地帶 香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仍維持其世界城市的地位,它在轉口貿易、金融體系,及其他服務業上的優勢已眾所皆知。因此,香港可以發展成為中國大陸貿易及投資的推動力和媒介,成為向中國大陸提供相關資訊的管道。然而,無疑地香港在未來將要面對更多的挑戰,其經濟勁敵除上海和深圳等內地沿海都市外,還有亞太地區的其他城市。其所締造的成就,雖令他榮登全球富裕城市的排行榜,但社會兩極化卻呈加劇的現象。儘管在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香港經濟,香港經歷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和6.2%的高失業率。在2003年2月,當香港開始顯示恢復的跡象時,再一次因非典型肺炎(SARS)重擊經濟,今日雖仍能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社會成本的支出仍遠高過其他亞洲國家。如果不能提高相對的生產力,香港的優勢將會逐漸減弱。 總括而言,香港政府與當地居民必須繼續維持其創新、法治精神,繼續扮演東西方經貿、文化、社會或知識的橋樑,並找出真正的「香港精神」,延續永續發展的理想。~~~One Vision One Dream
虔誠的黃大仙求籤者~未來 您認為香港未來將會如何呢? 引用書目 C. P. Lo(2005)〈DECENTRALIZATION AND POLARIZATION:CONTRADICTORY TRENDS IN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SOCIAL LANDSCAPE〉,《Urban Geography》26(1):36-60. 李雪莉(2005)〈阿Sir 香港再起的祕密〉,《天下雜誌》337:163-170。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楊汝萬、沈建法編(2005)《泛珠三角與香港互動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龍應台(2005)〈沒有文化深度 路走不長〉,《天下雜誌》337:176-179。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附註說明〉 1.所有的照片都 traveler是在2005年12月16日 至18日在香港、澳門兩地進行考察活動時所拍攝,若需引用,請註明資料來源並與traveler聯絡。 2.本文節錄於traveler2006年正式發表的文章,若需引用,請註明資料來源並與traveler聯絡。
留言列表